江门职院:赋能双高建设锻造技术新力量!

来源:qq直播斯诺克直播8    发布时间:2025-05-01 10:24:40
在新春佳节之际,我们走进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江门职院),与党委书记张忠林进行深入对话。作为落地

  在新春佳节之际,我们走进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江门职院),与党委书记张忠林进行深入对话。作为落地“侨乡”的省级高水平高职院校,江门职院坚信自身的发展与地方经济的进步紧密相连。张书记指出:“我们不仅要提升自我,还要切实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

  江门职院一直以来注重将高质量的党建工作作为引领,聚焦于产教融合和侨乡文化特色,致力于培养高技能的人才以适应快速转型的产业环境。过去三年,该校不断取得丰硕成果:国家级教学成果39项、省级教学成果309项,毕业生的就业率以及企业、毕业生、家长的满意度稳居全省前列。

  张忠林强调:“我们通过党建与业务的深入融合,引领教育改革、科研创新及社会服务,积极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贡献职教的智慧和力量。”

  过去的一年,江门职院在“双高”建设的征程上步伐稳健,进展显著,尤其在职业教育的“五金”(金专、金课、金师、金地、金教材)领域脱颖而出。学校深入实施“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形成了“政府、学校、企业与社会”的多元合作生态,校企共建的课程覆盖超过60%的专业。

  通过赛教融合实践及1+X证书制度,将工业机器人、智能视觉等新兴技术深入教学,学生在各类技能大赛中获奖数量领先全省。同时,江门职院与海目星、海信等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共建了15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和产教融合基地,实现了“实习就业一体化”改革的很明显的成效。创新创业教育也取得积极进展,学校建立了省级众创空间和孵化器,有超80%的学生参与实践,创业率达到5.02%。

  着眼未来,江门职院率先布局“AI+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推进传统专业的数字化转型,已完成12个专业的数智化改造,并建成8个数字化实训基地。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学校组建了国家级的创新团队,为高质量育人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保障。

  “我们持续关注地方产业工作,不断进行专业优化。”张忠林提到,针对江门市的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汽车等支柱产业,江门职院进行了动态的专业布局调整,建设了6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及9个国家级、省级重点专业,以精准对接地方产业需求。

  学校投资450万元,打造了工业机器视觉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并牵头成立了江门市域的产教联合体,携手华南师范大学、广东鑫辉科技等机构共建3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28个产业学院,这中间还包括一个国家级专精特新产业学院。

  通过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学校致力于培养800余名工业机器人和智能装备领域的人才。张忠林透露,未来江门职院将设立“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并联合市人社部门等开展产业工程师联合培育专项计划,以实施AI赋能的人才教育培训行动,并与企业一同建设人工智能的中试平台,加速技术的转化落地。

  在张忠林的引领下,江门职院深知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职责,更是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使命。学校构建了“策略支持+创新研发+社会培训”的多维驱动服务体系,近三年来为中小微企业实施技术改造项目515项,完成技术合同登记582项,创造了超过9400万元的经济效益。

  在江门市的“揭榜挂帅”项目中,学校成功攻克了靴式压榨装备和高层外墙智能喷涂机器人等多个技术难题,帮助明星纸业大幅度提升生产的效率。同时,在社会培训领域也实现了国家级项目的突破,开展了农村电商及智能制造等相关培训800余人次,联合开平共建的翠山湖职教学院已成为乡村振兴的示范标杆。

  在国际化教学方面,江门职院积极地推进“一带一路”高校合作项目,与侨企携手开展订单式国际化人才教育培训,努力争创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和“职教出海”品牌,为江门经济的外向发展铺路搭桥。

  在“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篇的关键节点,张忠林发表了坚定的态度:“江门职院将继续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全力以赴高质量完成省域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各项目标任务,努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教育培训高地、创新创业的示范基地、服务华侨华人的标杆院校,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雄厚的人才和技术保障。”

  在这一系列的举措中,江门职院不懈追求卓越,提升自身的同时,也注重为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贡献力量,凭借科技赋能未来,不断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关联产品
立即咨询
姓名*
电话*
邮箱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其他产品
热门产品